淮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朱爱民致辞。朱爱民表示,化工行业是淮安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,也是淮安市“7+3”先进制造业和“353”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之一。近年来,淮安市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、数字化转型的号召,顺应时代发展趋势,将推动产业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作为重中之重,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、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、探索5G+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,取得了积极成效。并向淮安工业园区和全市化工企业提出三点希望:一是要把握机遇,主动求变;二是要因企制宜,精准施策;三是要深化合作,协同共进。
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材料工业处一级调研员董云作《化工行业管理》政策解读。董云围绕国家层面建设及省级层面建设,化工行业政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,并结合淮安化工产业发展实际,对重点条款进行了详细阐释,为淮安化工企业和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。从政策背景到具体要求,让化工企业对全省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,也为企业转型提供了方向。
淮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发展处处长范志坚作《淮安“智改数转网联”三年行动方案》政策解读。解读过程中,范志坚立足淮安制造业发展实际,从三年行动方案的核心目标、重点任务、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切入,讲述了当前全市智能工厂及化工企业智能工厂情况,用具体数据展现了 “智改数转网联” 工作推进现状。同时展望2026年工作,深入交流了初步政策构想与重点工作计划,此外,范志坚还提出了四点务实建议:一是建议企业尽早厘清责任主体、明确改造重点与实施路径,避免盲目推进;二是提升基础条件;三是挖掘环节场景;四是建立成效评估机制,以生产效率、成本控制、质量提升等实际指标检验改造价值,助力企业少走弯路、切实通过 “智改数转网联” 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为凝聚政企协多方合力、构建协同赋能生态,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实效,由淮安市工信局、淮安工业园区管委会、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、江苏省化工园区信息化发展联盟联合发起组建“淮安市化工新材料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”。
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材料工业处一级调研员董云、淮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朱爱民共同为“淮安市化工新材料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”揭牌,促进中心的成立,将打造集技术对接、资源整合、人才培育、标准推广、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专业化服务平台,为淮安化工新材料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撑。
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作为核心共建单位和运营支撑方,一直深度参与中心的筹建工作,本次“淮安市化工新材料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”的成功揭牌,是协会继“宜兴市制造业人工智能赋能中心”成立后的第二个落地范式。后续协会还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与资源整合作用,系统推进相关工作,深入企业挖掘真实需求,遴选优质服务商构建生态体系,系统梳理标杆案例,为中心的成功落地与未来高效运营注入更多动能。
“智改数转网联”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近年来,淮安市以“智”求进、向“新”而行,建立了完善的“储备一批、培育一批、认定一批、支持一批”梯度培育体系。2025年,淮安市化工行业获评先进级智能工厂17家,占全市规上企业比重最高。会上,淮安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金林、淮安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武志共同为获奖企业授牌。
为切实破解企业转型“找资源、找技术、找伙伴”的痛点,本次活动精准搭建供需对接桥梁,促成了3组重点企业(项目)与数字化服务商的深度合作。
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监张文俊作《智慧化工园区建设规范》地方标准解读。张文俊围绕编制背景、总体原则、标准条目解读、实施推广建议等方面进行解读。其中,重点阐述了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的总体架构、信息基础设施、数字支撑平台、业务应用系统、综合管控能力等关键要素,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实施推广建议,为推进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提供了可行性指导。
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工业互联网总监金新城作《工业企业5G智能工厂建设能力及项目经验分享》。金新城聚焦行业政策导向、行业面临的痛点挑战,并结合一系列实践案例,生动展示了5G、AI等技术在石化安全生产、环保监测、仓储物流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显著成效,赋能化工企业迈向数字化、智能化新时代。
化工园区是江苏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、主战场。本场活动干货满满,为化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,后期苏信会将继续通过标准宣贯、技术对接、标杆观摩等形式,助力化工企业加快"智改数转网联"进程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免责声明:若本公众号文字、字体或图片存在可能侵权的情形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予以及时撤除或作其它适当处理。特此声明,望广大公众知悉和谅解。
协会联系电话:025-82229112
法律顾问:王政 主任律师
北京市惠诚(苏州)律师事务所
维权电话:13222990111
